花石十八罗汉殡葬纠纷(花石罗汉山图片)

湘潭花石镇好不好阿?

湘潭县花石镇是湘潭县湘莲的中心区,也就是伍圆世界闻名的湘莲之乡,当然和新城易素河相比还是要差的不管在地理位置上还是经济重要程度上,都要差一些的,花石在湘潭县的腔嫌塌乡镇比较起来还算是不错的,花石分为几个区域,也是之前的几个行政乡合并而成的,花石镇上,相对比较繁华,同时还有盐埠等都有自己的中心街区者握。一般都沿潭花公路布局。

花石镇(湖南省湘潭县下辖镇)详细资料大全

花石镇位于南岳衡山北部、潭花公路、岳临高速公路旁,古湘南县治所在地。坐落于东经112°36’--112°46’,北纬27°34’--27°36’,南界白果镇,北抵射埠镇,东至紫冲乱兄荆山,西连排头,衡山远峙,涓水穿流。最低海拔50.40米,最高海拔425.70米。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花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湖南省湘潭县 下辖地区 :盐埠乡、石坝乡、龙口乡 *** 驻地 :马垅村 电话区号 :0731 邮政区码 :411218 地理位置 :南岳衡山北部 面积 :262.68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 :87718人(2017年) 陪兆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湘莲市场、汉城桥、花石水库、十八罗汉山、观正桥、天马山 机场 :衡阳南岳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火车站 :湘潭火车站,湘潭高铁站,衡山西站、衡山站, 车牌代码 :湘C 特产 :湘莲、豆腐、米酒 主要企业 :花石水泵厂、宏兴隆食品有限公司 荣誉 :全国重点镇、湖南省经济示范镇 当地节日 :荷花节 县道路线 :018县道(潭花公路) 镇域概况,名称来历,政区沿革,政区划分,经济建设,湘莲经济,人文地理,文化概要,区位交通,土地面积,宿花石戍,旅游风景,景观故事,汉城桥,观政桥,天马山,罗汉山,紫荆山,白莲传说,三边绿化,荷花节, 镇域概况 花石镇位于东经112°36’--112°46’,北纬27°34’--27°36’。地处湘潭县西南部,衡峰远峙,涓水穿流,东临中路铺,南界茶恩寺、龙口,西连排头,北抵射埠,距湘潭市55公里,最高海拔425.7米。 湘潭县花石镇 花石镇位于湘潭县西南部、衡峰远峙,涓水穿流散袭。镇域总面积为262.68平方千米(2017年),城镇面积4.2平方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87718人(2017年)。镇党委下辖党支部78个,共有党员2779名。 花石镇属中亚热带东部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00左右,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雨量为1350MM,雨量主要集中在4-7月份,日降雨量最大为200MM,是暴雨较多雨量较丰富的区域。境内属典型湘中丘陵地带,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南丘陵起伏,西北、东北地势较平坦。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兼有山地、岗地和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55米,最高点为天马山,海拔422米,最低点在金塘村柳基组,海拔45.9米。 湘江支流涓水贯穿全境。涓水河自超上村西南入境,由南而北,沿边界向北流出,境内河道长18千米。 名称来历 相传昔时有一渔夫,在近花石港边捕鱼,因水清见底,发现深处有一巨石,花纹历历可见,乃四处告人,“花石”由此得名。 政区沿革 湘潭县在西汉时置湘南县,县治在今花石汉城桥。唐玄宗时改革军事,以加强地方兵力。当时的长沙,设有桥口镇(今望城县乔口镇)和禄口( 今株洲市)、花石(在湘潭县)两戍,负责潭州境内各关隘要地。明代属九十九都上民乡;清代属十五都。民国属南乡第三区。1949年9月属石潭区。1950年1月属6区。1950年7月属9区。1951年5月属14区。1956年6月撤区设镇。1958年9月属建设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为区级镇。1963年改为社级镇。1968年12月属于花石区。1985年改为乡级镇。1995年撤区并乡,原花石、盐埠、石坝合并为花石镇,属湘潭县。 政区划分 2015年湖南省最新乡镇区划调整方案 根据我县(湘潭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我县将现有的19个乡镇撤并调整为17个乡镇,即设14个镇3个乡。 新设花石镇。 撤销龙口乡、花石镇,将原龙口乡、花石镇的管辖范围予以合并,设立新的花石镇。将排头乡管辖的桐梓、红卫、中加等3个建制村,成建制区划调整至新的花石镇。人口9万人,面积201.3平方公里。辖龙口、日华、花石、盐埠、石坝5个管区,1个社区居委会,49个村民委员会。镇 *** 驻原花石镇 *** 驻地。 经济建设 本镇地处湘潭南部,扼潭衡要冲。三百年来为本县南部集市贸易重镇,四方商贾云集,车水马流,土特产货物畅销,花石镇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区现有居民2.05万人,日均流动人口逾万人,镇属及驻镇单位近40家。现有镇办企业21家,个体企业1345家,以湘莲产业、机械行业、石材产业较为突出,其中湘莲产业的湘潭市湘莲产业合作社、鸿昌湘莲有限公司、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宏兴机械厂、县工业泵厂、花石阀门厂等企业,石材行业的弘基公隆、宏昌、大洲、宏大等公司,机械行业的花石水泵厂、花石陶瓷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本镇产业优势的发挥,为繁荣本镇乃至湘潭县域经济正发挥着重大作用。 湘莲之乡,商贸中心。 花石是湘潭县南部的物资吞吐枢纽,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子贸易集散中心。“花石湘莲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湘莲加工贸易专业市场,全镇常年种植湘莲面积万余亩,拥有面积400亩的莲中之皇“中国寸三莲原种场”。现有湘莲规模企业11家,有粒粒珍、莲冠、莲美、大洲、兴宏运、堂皇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莲年产值达24亿元,创税700余万元。2015年成功举办了“莲动潇湘”花石马拉松越野赛,开创了湖南乡镇马拉松越野赛之先河。连续成功举办了多届花石赏荷之旅系列活动,已成为省内赏荷首选之地。以花石水泵厂和陶瓷机械厂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市场需求广泛,发展形势较好。三产业发展来势迅速,汽车贸易、建材销售、房地产业等发展形势喜人。

经济重镇,两型新城。 近几年,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湘潭市特色镇”、“湖南省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建制镇”、“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明星单位”,成功创建了“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获评“湖南省最具民生幸福感乡镇”、“湘潭市十大魅力乡镇”,被评为“湘潭市水利建设先进单位”、“湘潭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湘潭市安全生产先进乡镇”、“湘潭市文明卫生单位”等,并多次在县委的年度绩效考核中位居前列。2015年,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3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9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亿元,财税收入完成168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5万元、1.2万元。 湘莲经济 花石镇通过企业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使农村家庭经营迸发出了新的活力。2006年种植湘莲10万亩,带动周边省、市、县种植20万亩。建立基地3万亩;带动湘莲种植户近40万户;在白石、中路铺、茶恩寺、花石设立了24个收购点;以花石地区为中心设立湘莲粗加工中心点60个;2005年在花石镇马垅村境内建立湘莲集散中心--中国花石湘莲市场;在广州、上海、北京、武汉等地设立销售视窗26个;引导湘莲深加工企业注册了商标,办理了产地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等。2005年,合作社共获利20万元,在花石镇院内兴建办公楼300平方米,拥用资产30余万元;19个团体社员(深加工企业)开发湘莲5个系列共18个品种。现年加工湘莲7万吨以上,年贸易量6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2005年,19个团体社员返利124万元补助农户种植湘莲,使莲农增收显著。据估算,2005年全市种莲户增收6000万元以上,农民为企业、商贩加工红莲3.7万吨,获工资3600多万元,基地农户每年向外提供种苗增收800万元,向周边省市输送种莲技术员5000人,赴外承包种莲3000人,增收8000万元,以上各项各计莲乡人在合作社带动下年增收2.4亿元。 1、 花石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扩大了农户家庭的生产规模。建立合作社以后,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使农村家庭经营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2、 花石镇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了生产契约,合作社根据合作条款要求社员按照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湘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很快得到实现,将逐步建成真正的无公害或绿色商品生产基地。 3、 花石镇种植户获得生产新技术和利润的机会大大增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为了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利用自身实力和技术为农民提供最新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收购合作社社员产品时随行就市,并高于本地市场价10%支付现款。二是合作社为科研院所提供了推广先进技术及产品的平台,改变了过去面对千家万户,缺乏有效组织手段的局面。合作社作为技术推广平台极大地降低了技术推广成本。广大种植户加入合作社以后,由过去走出门求技术,变为在家门口学技术,获取技术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4、 花石镇把千家万户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带动了湘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能够享受批发价,出厂价等优惠价格,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二是合作社通过产品统一销售,可以与买方讨价还价,提高产品价格。三是成立合作社以后,广大社员都能享受到龙头企业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由企业统一收购产品,解决了社员们的后顾之忧,社员实现零销售成本。 人文地理 花石镇位于湘潭县的西南部,南界茶恩寺,北抵射埠,东至紫荆山,西连排头,最低海拔50.40米,最高海拔425.70米。 文化概要 花石是历史名城,千年古镇,在西汉时期即以地理位置显要、历史文化厚重而被定址为湘南县的县城,素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享有“小南京”之美誉,是湘潭市经济重镇。镇区东面1.5公里处罗汉山下的“汉城桥”,系东汉时期所建,至今尚保存完整,列为湘潭县级保护文物。花石既是湘潭、衡山、湘乡三县市交界处的物资吞吐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又是湘潭县南部最大的集市贸易集散中心,特别是湘莲产业独具特色,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籽贸易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湘莲之乡”。 有职教中专一所,镇中学一所,中心国小等10余所国小,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7处,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37800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7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区位交通 花石镇,依湘江支流-涓水,位于湘潭南部,南邻南岳衡山,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北距省会长沙2个半小时车程(非高速)。潭花公路、岳临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南北,北距湘潭市区1个半小时,南距衡阳仅2个小时,东西有韶茶公路贯穿而过。镇区距临岳高速-花石回龙桥收费站5公里,另有规划宁花(宁乡-花石)高速。 每天15分钟一趟得县际班车至湘潭市区及湘潭县城。每天各2趟始发至长沙汽车南站、株洲火车站、衡阳西站大客班车,另有过境至邵阳、双峰、岳阳等班车数趟。逢年过节还有至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大巴临时运营。 土地面积 单位:公顷 乡镇、村 总面积 林地面积 非林地面积 花石镇 13468 7458.9 6009.1 七星 265 74.3 190.7 前进 121 0 121 河头 248 13 235 马垅 412 168.7 243.3 超上 232 2.6 229.4 罗汉 230 118.4 111.6 长岭 840 432.7 407.3 双溪 541 312 229 金莲 775 525.7 249.3 棋岭 814 11.5 302.5 芙蓉 637 442.6 94.4 新华 378 217.2 160.8 铜锣 311 209.2 101.8 水南 500 312 188 紫荆 604 419.5 184.5 中心 523 394.1 128.9 北斗 341 178 163 天马 458 312.7 45.3 兴合 445 302 143 石坝 354 221.9 132.1 赵家营 252 42.6 209.4 涓江 379 30.6 348.4 金丰 950 724.4 225.6 金塘 387 157.1 229.9 盐浮 521 345.7 175.3 永仁 525 393.9 131.1 永丰 219 130.4 88.6 园艺 167 73.9 93.1 东晓 364 162.4 201.6 润塘 314 121.6 192.4 宿花石戍 唐 杜甫 【当时长沙有桥口镇及渌口、花石二戍】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旅游风景 花石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与南岳衡山相距约30公里。因传说水中巨石有花纹而得名。秦汉时期湘南县治。景区内名胜众多,现存有清代建筑汉城桥、观政桥等古迹。传说古代有18个罗汉化为石山,永镇洪魔,因山形似罗汉,故名罗汉山。石山呈棕红色、深褐色,“罗汉”惟妙惟肖、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花石水库 景区内的有花石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9年8月,是湘潭县最大的一个中型水库,担负著防洪灌溉的大任,兼有发电、养鱼等多种综合利用功能。水库水面面积4.86 kmsup2;,水库四周青山葱茏,与南岳遥相呼应,水质良好,库中有一小岛,岛上有农户居住。从大坝处摇舟前往,水路时宽时窄,既有中流击水之酣畅,又有曲径通幽之微妙。水库中有珊瑚岛(其形如珊瑚,故名)、泰坦尼克岛(其山体似巨舰出海,形如即将沉没的铁达尼号故名)、子母洲(是湖中伸出水面的一大一小两个高地,形如母子相随,故名)。野鸭洲的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常见白鹭、黑鹭、天鹅等十余种候鸟在此栖歇、嬉戏。 花石水库系丘陵地带,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天马山、紫荆山余脉,与花石境内闻名于世的“十八罗汉山”相伴,面临远近闻名盛产湘莲的花石一带平原,与花石湘莲大市场相邻,与涓涓流水的涓江河相通,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适宜休闲娱乐的风水宝地。花石水库被开辟为多个水上、岛上旅游项目。 景观故事 汉城桥 汉城桥在湘潭县花石镇马垅村,距湘潭市区55公里。据光绪《湘潭县志》:“汉城,为西汉湘南县治所在地,故名。”1986年9月,由湘潭县人民 ***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汉城桥 汉城桥横跨花石水而建,过去是(湘)潭衡(阳)要道。为一跨红砂石拱桥,东西走向,高7米,长12米。西宽5米,跨度10.7米,桥面两端为石级,中间为台面,台面两边有石栏杆,南北下去9石级,又有土台面。两土台面又有石级各通水流上下之大道。桥旁立有《重修汉城桥碑记》。整座桥梁结构严密,古朴雄健,拱如弯月。属县境最早的桥梁建筑。后来桥面遭破坏,石级、平台、栏杆都没有了,仅存弧形石拱。1935年,当地民众在桥侧另建一座3米宽的石墩两孔平板桥,便于车辆通行。1979年,又在平板桥侧加建一座长13米、宽5米的两孔石墩拱桥,可过小型机动车辆。三桥并列,相互辉映。 桥东,有罗汉山等景点;桥西,有韩家坳新石器时期晚期陶窑遗址和战国——汉代墓群等景点;桥南有湘潭县最大的蓄水工程——花石水库等景点;桥北有古镇花石和白湾,杨家岭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等景点。(叶舟) 观政桥 观政桥在湘潭县花石镇的花石水与涓水汇合的地方。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县人王同仁等募捐七万金建桥。1914年,重建3孔红石拱桥。全桥东西走向长27米,面宽5米,高8米。两缘以棱形坊石为栏,栏柱每边16根,每一柱分别刻有狮、象、兔等物。桥墩成棱形,以利流水分势。桥南有焚字炉与土地庙。炉、庙后来都毁了。桥岸有石砌护坡。全桥结构严谨,建做精细,具有江南民族风格。虽经历数百年风雨,却保存完好。花石水库之余水和宣丰桥水入涓,把花石镇分割成南北两部分。而观政桥则将南北之花石镇连成一体,并使(湘)潭、衡(阳)要道在此畅通无阻。随着107国道与河(口)岭(坡)公路的建成,人流改道,但观政桥仍在使用。 观政桥 天马山 据说舜帝的时候,洪水淹没天门。舜先后令鲧、禹治水。 一天,大禹治水来到楚地,只见洪水渺渺茫茫,水中呼救声凄凄惨惨,他忙撒下息壤(注:息壤是传说中的神土),有一把息壤落在湘衡地带,分成三处,须臾间,三处息壤从水里冒出来,变成了一座小山,水里挣扎着的人得救了,大禹又疏浚河道,洪水渐渐沿着低洼的地方流了出去,后来水势退了,老百姓纷纷回来,重建家园。 三座小山起先都是一样高大,最南的一座叫南岳,中间的叫天马,北边的叫紫荆。后来三山看到人们称兄道弟,呼儿唤女,好不亲切,觉得也应该象人类一样,论资排辈,分个大小。三山商议后,议定今后看谁长得高就尊谁为大哥。 三座山中,数天马山求胜心最切。为当三山之长,天马山急不可待,一夜之间就长了三百三十丈,不多久,山顶就挨着了青天。这天,玉皇大帝去灵霄殿上朝,忽然脚下猛地被什么东西一绊,跌了一跤,定睛一看,原来是天马山,它还不知满足地一个劲往上长,竟长到灵霄殿来了。此山如此狂妄,刺破青天,这还了得!玉皇大帝盛怒之下,派三十六员雷神下凡严惩天马山。众雷神领命,来到天马山前各显神通,一时间电闪雷鸣,走石飞沙,火光四溅,雷神把天马山削得只留一百多丈才上天复旨。天马山从山腰到山顶光秃秃的,那就是雷神惩罚的痕迹。 罗汉山 罗汉山位于湘潭县花石镇南,距湘潭市区55公里,有石山峰17座,一字排开,互相连线,耸立在汉城桥侧,人们称它为“十八罗汉”,所以得名,前山壁陡如削,高者约200米,低者约100米。石呈棕红色,人称“红砂石”。有的石中含小石粒,人称“癞子石”。山上遍生藓苔.左山峰有雷祖殿,建于明代,一进,内置雷祖神像。罗汉山奇特、壮观,在湘中与湘东实属罕见。它宛如一幅长达2000余米的山水画卷。据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汉城桥碑记》载:“罗汉山古迹也,汉城桥昔名也……山城如画,水带回环,而成美迹。” 罗汉山有许多美丽传说:湘潭昭山下的昭潭,常有“水鬼”作祟,吞噬了不少生命和财产。无奈,当地“土地爷”请衡山“岳神”处治。慧思领命,便派降龙、长腿等十八罗汉星夜前往。为免被凡人识破,慧思将众罗汉点化为一群“猪崽”宾士,且各带12粒铁子作武器。途中,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长腿罗汉见势不妙,三脚两步便走到了湘潭,在石嘴垴前等候,后化为石嘴垴,其余十七位罗汉,行至花石中庸观时,遇到山洪暴涨,中庸观地方一片汪洋,百姓叫苦不迭。这时,为首的降龙罗汉,立即命众罗汉依花石水并排而立,挡住洪水。经奋力搏斗,终于使洪水在当晚退去,百姓获救。谁知,洪水退去时天已破晓,十七位罗汉却变成了17座石山。 山北,涓水旁有古镇花石。清康熙时称花石市。1913年始设花石镇,曾为区、乡与公社名。从前是(湘)潭衡(阳)要冲,是湘潭县南重镇,且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也是湖南省示范镇建设的重点之一。所产铁锅,畅销全国。“花石豆腐石坝酒”,也闻名于湘中与湘东。山南之花石水库,是湘潭县最大的蓄水工程,属中型水库,有发展旅游的美好前景。 紫荆山 紫荆山位于湘潭县花石镇与茶恩寺镇、白石乡、中路铺镇交界处,距湘潭市区70余公里,海拔383米,山周20余公里,从山麓至峰顶约15公里。它冈峦起伏,气势雄伟,西南、东北、东面分别与天马山、晓霞山、莲花寨相连线,是县境名山之一。 山顶有5座峰,围环屹立,中间形成平地,人称“五马奔槽”。平地上,建有古寺帝兴庵,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砖木青瓦结构,粉饰精致。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载:上有紫荆山寺和紫荆禅林。紫荆禅林中“神祇人鬼佛像均有之”,并备“庵田32亩”(后陆续增至170亩)。庵南北二墙都立山门,有西墙相连,内留隙地。南门横额有“紫荆山”三字,两侧联曰:“神依紫府;宝韫荆山。”都是清监生尹虎臣撰书。西墙正中开窗,两侧联曰:“天马驮金归阆苑;奇鱼上树拜菩提。”窗联是清秀才马瑞图撰书。庵分上下两栋,中有丹墀,庵门有“帝兴庵”三字横额和“帝通呼吸;兴有祯祥”门联,也是马瑞图撰书。下栋两层,上名雨仙楼,又名玉香楼。上栋中为殿堂,左为文昌宫,右为武圣殿。殿堂前面悬有“慈云普荫”横额,展内悬挂“紫荆禅林”四字,居中有释迦牟尼,左有观音,右有目连,左右壁龛内有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文昌宫供奉孔子牌位;武圣殿供奉关公神像。宫、殿分别有联:“文光射牛斗;昌运转鸿钧。”“武功垂宇宙;圣杰贯古今。”丹墀上端有南北二门通往僧尼室,二门联曰:“紫云三佛座;荆楚一名山。”“紫府通仙路;荆花献佛门。”都是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马壁早年撰书。庵之西墙外,有南北二井,山泉清洌。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载:“前池名灵惠泉,中有异鱼,金背银腹,无麟有足,夜宿树枝,今无此类也。”1986年9月11日,帝兴庵由湘潭县人民 ***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无人看守,屡遭破坏,现庵宇无存。仅花石镇紫荆学校保存该庵铸钟一座。 柴荆山每天只长三丈三,雷神削天马山那天夜里,紫荆山吓得心惊胆战,把头一缩,再也不敢往上长了。南岳山呢,它每天长三十三丈,后来长得有四百多丈高,成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不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哩! 白莲传说 从前,在白水寨的岭脚下村(今赤水大禾村),住着一家姓何的父子,靠种地和砍柴为生。一天夜晚,何翁和儿子何伢仔,打着松明火把,来到田里叉鱼,忽然看见满田碧荷红花,陈陈异香,冲鼻而来。随之一位绿裙素服的少女从一朵盛开的莲花里飘然而出,频频向父子俩点头致意,并说:“我是很远的瑶池村人,历尽艰辛前来投靠边亲戚,谁知亲戚已不在世,恳请你们收留!”何翁虽然对这位姑娘无限同情,但自己家贫如洗,只好婉言拒绝。姑娘接着说:“我不贪图富贵荣华,只求有个安身之地,粗茶淡饭就行。只要大伯不嫌弃,我愿拜您为义父。”何翁深受感动,将她收为义女,取名莲英,与何伢仔姐弟相称。莲英姑娘向天空一拜,天空出现一片五彩祥云;向田野一拜,田野长满绿荷红花;向何翁一拜,何翁鹤发童颜;向何伢仔一拜,何伢仔更加眉清目秀。从此,莲花姑娘就伴何翁父子种莲度日,还教会了当地农夫种植莲子。 冬去春来已三载,莲英越发长得楚楚动人。何翁征得莲英与何伢仔同意,准备给他俩置办婚事。谁知当地的一个大财主,早就对莲英垂涎三尺,派来家丁强行“接人”纳妾。莲英同何伢仔从后门夺路而逃。眼看家丁就要赶上,何伢仔与莲英手挽手纵身一跃,跳进池塘。片刻,池内升起一道祥云。莲英同何伢仔端坐其上,登天去了。不久,池塘里长出了并蒂莲,结出了清香的白莲子。于是,佛家便在荷塘池畔建起了莲花寺,并在寺门首写了一幅楹联:“定水无波新月现,心触法界慧日明。” 从此,花石有了种莲的历史。 三边绿化 “涓江两岸、公路两旁新造了松柏、红叶石楠,房前屋后栽上了飘香的桂花树,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在目睹花石镇周边披上绿装,该镇前进村村民给予了高度赞誉。

今春以来,该镇以“打造绿色花石,建设宜居家园”为主题,把“三边”绿化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宜居城乡的主要举措来抓,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绿化美化工作。镇 *** 通过联村干部走访宣传,为“三边”绿化与农村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同时,采取聘请专业造林队伍造林的办法,组织镇域境内的县乡公路、村级公路的“路边”绿化,对10个生态家园示范村组织庭院绿化。

该镇已完成县乡公路造林绿化3公里,村级公路绿化2公里、涓江两岸绿化1公里、庭院绿化200户。 荷花节 2014年7月13日上午,由市旅游局、县 *** 主办,县旅游局、花石镇 *** 承办的“游千年古镇 赏万亩荷花”湘潭县赏荷之旅启动仪式暨一日游旅游线路产品发布会在花石镇湘莲大市场隆重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平波,市、县领导张昱、刘耀奇、陈卫兵等参加仪式。

当天,来自市内200余名游客作为这条线路的首批团客,实地感受到了万亩荷花的摇曳飘香和花石人民的热情似火。此次“赏荷之旅”依托湘莲文化底蕴,涵盖了“寸三莲”原种场、花石荷花园、汉城桥、十八罗汉山、花石水库、湘莲特色街、周小舟故居、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等八个景点。这也是湘潭县在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后,为满足市场需求,依据区域特点及文化特色,继 “白石之旅”推出的第二条让游客玩得尽兴的精品旅游线路。

在花石,游客们可以游荷花基地、览万亩荷花,观十八罗汉山、赏丹霞地貌,还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花石豆腐、石坝米酒,更可以参观湘莲大市场,亲自体验湘莲的生产工艺和湘莲文化。“花石作为一座有着千百年文化历史沉淀的古镇,真是个有故事、有情怀的地方。”不少游客如是感慨。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广花石,县旅游局和花石镇将在发展旅游产业上下苦功:围绕荷花开展游客亲自采摘、参观加工过程等体验式旅游;为十八罗汉山修建步道,为花石水库购置游艇供游客游玩;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明年增设漂流目。使“山”、“水”、“莲”这三大主题成为花石旅游的特色和优势,让文化、旅游和湘莲产业完美结合,实现强产业、富镇民。 “游千年古镇 赏万亩荷花”荷花节启动仪式 罗汉山麓的荷花基地

沈阳殡葬服务及产品那家性价比高?

缅怀与感恩 孝善百年

九月里的一天,很不幸听到老舅妈辞世的消息。记得上次见面还是五六年前,我的宝宝还没有出世的时候。老舅妈、老舅一家与我们两家的感情最为深厚,他们最近几年一直住在天津,我十九岁那年曾经去黑龙江老家探望过他们,所以妈妈以前的故事也只有我知道的最多。

早在母亲出嫁之前,母亲在老舅家呆过两年,那时姥爷去世,哥兄弟分家,妈妈最小没有人愿意养,老舅不介意,担起了这个责任,点滴之恩涌泉相报。

舅舅家的子女不在沈阳,分别在广州、天津和黑龙江安达,在世时,老舅夫妻俩就选定了沈阳的天山福园作为归天之后的墓地。如何入葬?有哪些民俗讲究?一切茫然。

作为家中长女,父母将这个事情的操办很自然的放在我的身上了,舅舅家的哥哥小君也一样直接找到我联系,感怀逝者曾经的恩德,我责无旁贷,欣然领命。

三十几岁的我,确实身边鲜有人操办此类事情的经验,即使在我的QQ群里多次询问也无人知道的清楚确切,于是我很着急,因为天津地面老舅已经入殓,初步定于十月二十九日到沈下葬,虽然有三周时间,但是还没有找到靠谱的人,这种进度可不太好。

我在百度中搜索:葬礼 主持,只找到一家,还是老早以前的信息,电话打过去,对方听说人已经过逝,只是安放骨灰盒的仪式,感觉很简单,派一个司仪就可以,要价五百元钱。钱,不是问题的关键。

司仪服务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对方基陆支吾着,说找那个明白的师傅给我再过回来电话,约好的时间没有电话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了,结果仍无回信,直觉这个对方这个事办不了,结果就打过去问,果然!先接电话的人只是个对缝的,真正能干活的人呢嫌钱少,推说忙来不了,于是对缝的人也就没再给我打电话!

我就不信了,沈阳就没有一家专业的礼仪公司能办了!

通过百度继续搜索:礼仪公司,一堆结果出来了,挨个打,结果都是办婚礼的,一听是白事主持,纷纷表示接不了。

再找… …

一条新闻印入眼帘,辽宁殡葬礼仪师考试,辽宁殡葬价格奇高等等。我想可以是自己关键词设置不对。

再搜:殡葬 礼仪公司

搜索结果仍是七零八落,挨家打过去,不是电话已成空号,就是说打错了,偶尔有打通的,心里非常高兴,结果一听情况,就开始云山雾照般的吹呼起来,乱七八糟的培卜收费一堆,到日子之前还要到他那里选购些祭祖的物品。都选些什么呢,说是什么纸狮子,纸人什么的。天呐,已经听不下去了,我脑子里立即出现了电视剧当中出现的送葬的画面,还是极偏远搏中顷的未开化地区的那种地方的送葬场面,这与我期待的文明的下葬的标准相距太远太远了。

再有平时工作忙,周一到周六都在上班,只有周日休息,对方所提到的一系列物品他们都不准备的,也很烦心,对方如果是专业的,一应物品该是有所准备,且会与礼仪师同往才对,结果要求客户这样、那样的去准备,而且礼仪师的路费,让我们再单拿个二十、三十的,好像这个不算啥事,像是给小费一样。

作为一个公司管理人员,熟悉了公司的管理运作,我立即就能判断出对方公司的档次了,殡葬礼仪如果是公司就不应是个人行业,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处理问题,是公司行业的起点,显然对方没有这个基本的思想概念,那我又怎么能信任他将其他我更不熟悉的工作做得好呢?

再问及服务的协议,公司地点、收款方式等更印证了我的判断,所以还是PASS,接着再找。

孝善百年殡葬礼仪公司招聘礼仪师的招聘信息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初步判断这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为什么?

“孝善百年”多好的名字。百善孝为先,孝及善之首,百年终老,善始善终。显然这家公司的名字也是经过精心策划过的。

殡葬礼仪师一个新兴的职业,早前知道在沈阳从事殡葬服务是需要考证的,而孝善百年在招聘,说明这是家正规经营的公司。如果从其他行业看打个招聘广告实殊平常,但是该行业普遍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公司管理,所以非常难得,直觉告诉我,我找到了!

电话打过去,只几个问题,就明显感觉到对方受教育的程度与之前的公司的人有天壤之别。真的非常高兴。为把这件事真正落实,确定了几天后,也就是十月十六日(周日)前往该公司,一方面如果一切顺利交定金,另一方面对方总要显出真面目。于是,开车前往长客总站附近,沈阳四院(原铁路医院)对面的孝善百年殡葬礼仪公司。

很大气的门脸,黑漆的背景墙让黄色的大字更加醒目,从左脚门进入注意到这家公司还在装修的尾声,有一些建筑垃圾还没有清走。采用中国传统的窗格子作为花饰围栏,大面积的运用在装裱当中,其他中式建筑元素也适当的运用在内部的装修中,一二百平的空间显得那样的古香古色,而紫檀色作为企业文化色也运作在企业的VI和CI中,显得那样的凝重和深沉。从总监李小东双手递过的名片当中我清晰的出这是一家有思想、有素质的公司,而且是刚刚起步。

当时他们的员工正在受训,整齐划一的黑色中山立领服装,祭祀灵堂内有序的布置,再加上李小东先生(下称李先生)的很职业的介绍,我很痛快的交了五百元定金。后来才知道我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首位客户,李小东曾为许多家属策划实施个性化治丧活动,有些慕名介绍来的,而我是主动找上门来的,所以她们冯总亲切的称我为“首位客户”。对方也很奇怪,公司还没有将网站等建好,问我又是如何通过网络找到她的。功夫不负苦心人吧,也是老舅妈的福气保佑。

和广东的小君哥沟通了一些细节后,开始准备李先生交待一些必须由我们亲友准备的东西。包括老舅妈的生卒日期和小照片,五条红色的金鱼,大公鸡、五谷米等。并将从天津出行到沈阳一路上需要注意的细节,转述给天津的姐姐。平时工作忙,细节的物品由爸妈准备。

十月二十七日我和老公去定了旅馆的房间,以及酒店的餐位,并与孝善百年李先生做最后的确认。

十月二十八日晚,父母、老公和我一行四人到火车站接站。

十月二十九日,下葬日。

早晨六点多,老公就已经出门去接孝善百年公司的人员,因为前一天李先生打来电话说,因为我是首位客户的关系,决定给我们增加一项服务项目,就是抬魂轿。轿子较大,参与葬礼的公司人员将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现在的11名,临时车辆又外派,没有办法便求助。我老公就受累了,去接一趟,并且临时安排了几个同事,第二天一早过来,一切准备就绪。

这一天风和日丽,云高风清,沈城结束了连续几天的阴霾的天气,仿佛老天也知道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招魂仪式后,两位哥哥、一位姐姐,老舅及高级礼仪师李小东坐在头车内,魂幡招摇在车窗外,招魂的大公鸡在车内,一路上不时撕下红色的路钱,老舅妈在大家,五台车的簇拥下奔向天下福园,她生前即已选定的长眠之地。

福园内有十八罗汉像守卫入陵的道路,又有地藏王菩萨的塑像横卧于陵园广场侧面,汉白玉的牌坊仍旧静静的站立。我还是几年前陪父母来过,如今这里显得沉旧了许多,但是绿树成荫,喜鹊成群,池内鱼儿畅游,显然这是个不错的福地。

仪式开始。几顶直径约一米的黑色大伞,撑起在送亲队伍的头上,两人一组,一行八人一字列开,肃穆庄重,骨灰盒安放在魂轿之上,位于其后,紫檀木制成的魂轿由四名身着黑色服装、白色手套的小伙子抬起。魂轿作工精致,其前端刻有两只栩栩如生的仙鹤,气宇轩昂。

长达不足百米的长阶在深情的曲声中,在护灵仪仗队细心的抬轿步伐下,显得如此漫长,正如同人生百年,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思索着。

老舅妈,您是幸福的,您的两儿一女都是那样的优秀,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着精彩的人生;您的三个孙子也都是那样的出色,德才兼备,方方面面都是各自学校学生的榜样。这不正是您这一生德馨品高,家教有方所赢得的福祉吗?

今天天公亦作美,我们一起为您送行,您的在天之灵也会微笑颔首吧。您是幸福的,夫妻相伴到老,最后您先走了一步,给老舅留下太多的思念和回忆,您的孩子们会好好照顾他,请也一定保佑老舅他身体安康, 年年岁岁,。

李先生的振振有辞的一番陈词后,大公鸡一声长鸣,我们鱼贯而入,进入三层佛塔内的祭祀厅。根据先前李先生的指点,将之前准备的水果、酒菜、点心等拿出来,放入孝善百年提前准备的高脚金碟内,另有金箸三双,金盅三个,意为子孙三代祸福远绵长。素玫瑰两束,置于灵台两侧,意为灵台献花、子孙越过越发。另有主台素烛两排六枚。骨灰盒于红布包裹着。位于灵台正中,灵牌之后。清水敬佛,水酒敬亲,一一摆放妥当。

送行的亲友队伍在李小东司仪的主持之下,先后有敬香、献花、祷告等,各环节紧凑有序,更有相应的乐曲陪伴。当小君哥念祷词的时候,亲友们不禁潸然泪下,怀念着、祝福着,感慨着、告别着。

特别感谢的是,孝善百年的总经理冯总携全体到场的员工也敬香鞠躬,真的是礼到周到。更要感谢的是李小东先生,在结束了祭祀厅祭祀活动后在骨灰盒入棺过程中的细致、耐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

福位打开前,只见他用事先准备好的崭新的白毛巾一下一下的擦拭着,动作有条不紊;打开后,在内侧再行擦拭,而后放入金灿灿的镇宅四宝,红垫子,将骨灰盒去除红布放在垫子上面;红布又横三纵三折成九层置于其上,有序、深稳、笃定,其他一切物品摆放完毕,布置妥当,李先生请亲友们一一过目,让大家放心后,请长子小君哥盖棺。福园的工作人员单手执佛手将福位锁定。

“妈妈,你安息吧。”哥哥姐姐们祝福声中盖棺仪式结束。而后在李先生提醒下,将五条金鱼置长流水的长生池内放生,再到生肖塔处为逝者烧纸。

置此,我光荣的完成了家族交给我的任务,老舅一家非常满意这文明、简单、隆重的仪式,感谢能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出车的老公的同事们,感谢孝善百年的全体员工有档次到位的服务,尤其感谢李小东先生的严谨细致,高超的礼仪服务。

逝者得以顺利安葬,生者心灵得以慰藉,所有的过程都那么完美。我写下这篇文章,目的有三:一是缅怀逝者,十二月二十八日即为老舅妈的百日纪念,工作繁忙,恐不能有暇同父母去福园祭拜;二是深深知道有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们,在面对不熟悉的殡葬文化的那种局促与不安,想帮助你们,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在沈阳有这样的一家礼仪公司可解燃眉之急;三是由衷的感谢孝善百年公司。

不久的将来我相信通过良好的口碑,沈阳市孝善百年殡葬礼仪服务公司一定会名声大震,而我今天只是为它在锦上添了一枝小花,希望通过您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后记:

关于我,刘秀,沈阳某经贸公司人力资源总监,77年生人。

关于李小东,沈阳市孝善百年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总监,高级礼仪师,74年生人,曾到香港、台台湾学习殡葬礼仪。经他本人同意,此处写上他的手机号138 9883 0688 ,以及公司的联系方式。

沈阳市孝善百年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4000-6464-06

礼宾专线:024-86601444 86602444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号由寿衣堂上二楼(原铁路医院对面)

求十八罗汉资料。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演变而成。据师子国庆友尊者《法住记》所载,佛陀临涅槃时,所嘱咐到世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是十六罗汉。《法住记》也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姓名。至于演变为十八罗汉的原因来源很多,其中一说指古代中国人认为“9”为吉祥数字,到唐朝以后才在十六罗汉加了两个尊者,凑成了十八罗汉。另一说推测,后人可能是将庆友尊者与玄奘也成为罗汉。据《东坡文烂败竖集》描述,北宋苏轼曾得一幅前蜀简州金水张玄画的“十八罗汉图”,因而题了十八首赞《十八大阿罗汉颂》,但没有列出十八罗汉的名字。第二次描述见于《东坡文集》续集十,苏轼于清远峡宝林寺见贯休画的“十八阿罗汉图”,再作诗题赞《自海南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且标出了罗汉名字。苏轼所记的第十七和第十八罗汉,分别是庆友尊者(《法住记》作者)和宾头卢尊者(十六罗汉之一——宾度罗跋罗惰阇的重复)。按苏轼所见的绘画作品推断,画家所处的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已出现了十八罗汉之说。

到宋代、元代后,十八罗汉之说已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连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出现“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不过,宋代志磐撰《佛祖统记》认为,宾头卢尊者为重复充数;庆友尊者是《法住记》作者,故排除了两者。《佛祖统记》指,以正当名份受佛陀嘱咐的最后两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和君徒钵叹尊者。清朝的《秘殿珠林续编》中,乾隆题颂最后两位罗汉:降龙罗汉是迦叶尊者、伏虎罗汉是弥勒尊者,并由章嘉呼图克图所考定。

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饥大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十八”这个数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藏传佛教主要是讲十六罗汉,但在一些地区也有十八罗汉的说法,相传是从中土传入的,最后两位指的是:达磨多罗(法增)居士和布袋和尚。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尊者,皆如《法住记》所载,并无异说。至于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枯核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联。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Ha^riti^)的配偶半支迦(Pan~cika)有关。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

湘潭旅游十大必去景区

湘潭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如下:

1、万楼

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宋家桥的湘江岸边。万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时任京官李腾芳为其取名万楼,寓意“万,乃数之大者,邑从此而大”。古代湘潭文人墨客常聚于此,登楼观景吟诗作赋。

2、金霞山森林公园

金霞山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东侧之湘江南岸,海拔151米。清嘉庆年间,列入湘潭四大名山之一,现在是湘潭生态风景区。

3、十八罗汉山

十八罗汉山位于湘潭县花石镇,山体全由“红砂石” 构成。从网友所拍图片来看,这块草丛长在山体石头上,由野草、藓苔等多种植物组成,生长十分繁茂。她与周边草丛隔有一定距离,独自处于中间,酷似与中国地图“大雄鸡”。

4、大杰寺

大杰寺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柱塘村五龙山,距新县城易俗河69多华里。五龙山地处湘渭两水之间,天马南来,五岭盘曲,有中册如五龙相嬉。幽谷澧泉,林深壑秀,风景旖旎。

5、顶峰村

顶峰村因位于昌山之顶,故名顶峰村。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因其交通不便以及信息闭塞一直是全市有名的贫困村。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现建有度假村休闲服务区,按星级宾馆服务标准,结合昌山人文文化,独特建筑风貌,下设客房部、餐饮部等部门。

6、乌石峰

乌石峰位于乌石镇乌石村斗皮,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

7、易俗河老街

易俗河老街位于易俗河镇西,即易俗河古镇所在地,也是昔日著名米市所在地。从明嘉靖至清光绪空培差的380余年间,各地米商云集,粮店栉比,米码头有十多处。

8、盘龙大观园

主打田园风光和园林风光,景区内有多个不同季节的花园,漫步在不同的花园里,感觉浪漫、奇幻,夏天的网红花园是荷花园,每周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

9、雨湖公园

雨湖公园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市中心。因地势低洼,积水成湖而得名。占地约21公顷,其中水面12公顷,分上、中、下三湖。湖中修筑有风格各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桥拱宽大,游船畅通。

10、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县白石铺乡星斗塘村,占地150平方米。为一普通农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故居陈列有齐白石老人一生的生平事迹的照片和诗画书墨真迹供游人欣赏。

湖南人霸得蛮,更吃得“苦”

苦味十足的中草药。图/网络

在味蕾分布里,

辣和甜在舌尖,

酸在舌中部两端,

而苦在舌根。

正如一度流行的“舌尖上的XX”,

人们喜欢尝甜头,

不屑考虑苦觉味蕾,

即便它是味蕾里最庞大的成员。

但若尝不出苦味,

人类在起源之初或许就像神农氏一样遭肠断草毒杀。

吃不吃苦是一个问题,

吃不吃得苦更是一个问题,

“酸甜苦辣”里,“苦”同样重要。

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这是一个广为流行的说法。但若将“吃得苦”回归于味觉本身,湖南人到底有多能吃苦,能吃些什么样的苦。

有人喜欢吃酸,有人嗜糖如命;同样是西兰花,有人讨厌其苦涩,有人吃起来津津有味。科学家告诉我们,味觉差异在世界人群中十分普遍。

据统计,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吃西兰花或者孢子甘蓝的时候,不会对这种食物特有的苦涩味道有觉察,而另一部分人群则对苦味十分敏感。

孢子甘蓝。图/网络

能不能吃苦,或会不会吃苦,与味觉差异有关。其根源在于环境对基因的筛选。

在食药同源的传统里,湖南人有苦可吃。

湖南人究竟能不能吃苦的这一命题,不妨先考虑其若能吃苦,那吃什么?

煲汤常加几味药材。图/网络

湖南苦味志

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说法里。夏菜之苦,首推苦瓜。

苦瓜原产于印度东部,约在明代初期传入我国。据明代费信著《星槎胜览》记载,郑和带回不少当时大多数国人闻所未闻的稀罕物种中,“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即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苦瓜。

苦瓜也叫癞葡萄、锦荔枝、凉瓜、红羊等,共有40余个品种。其果实表面长有奇特的瘤皱,果实内含有苦瓜甙,有一种特殊的苦味。

湖南苦瓜以蓝山大白苦瓜著名,采用本地品种鳝鱼苦瓜作父本、鲤鱼婆苦瓜作母本杂交,再择优选育而成。 这是目前我国瓜条最长、外观最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苦瓜之王”,一般单个重1.5公斤,最大的重达4公斤,远销全国各地。

湖南蓝知誉山大白苦瓜。图/网络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苦瓜种于家前屋后,无需多种,只要三四株即可。在通常的小炒、凉拌等不同的吃法中,苦瓜酿肉最有意味。

除了苦瓜之外,我们知道搭困段苦的品尺返味有多少?

苦瓜酿肉咸鲜脆嫩。图/网络

苦蔬:“牡丹豆腐”听起来华美,吃起来苦涩

这是一种生长于溪沟边的矮小乔木、学名豆腐柴的树叶,当地人称为豆腐叶。 用豆腐叶做出来的“牡丹豆腐”, 叶汁过滤、漏水后,加碱点卤就成型了。“牡丹豆腐”虽然有着华美的名号,但它吃起来满是泥土气息,苦涩味十足。

事实上,这种用树叶制成的豆腐在湘西地区曾多有流行。如龙山里耶镇的一些乡村,不同的是,当地称之为斑鸠豆腐。据里耶镇文化站站长胡荣春介绍,其儿时常吃到的斑鸠豆腐是用一种叫斑鸠豆腐叶的树叶做成,“很简单,捣碎出汁后加一些草木灰就可以了”。

这些翠绿的树叶,是村民用原始手工制作出“芙蓉豆腐”的原材料。图/卢七星

除苦瓜和豆腐叶之外,湖南各地还有更多普通的苦笋、芥蓝、蒲公英等,它们都属苦味蔬菜。

苦笋。图/网络

苦果:一口莲心茶,苦味满腔

丝栗学名为槌栗,是一种在湘东、湘南、湘西普遍生长的乔木,所结果实味苦,也称苦栗。 包括株洲、郴州等不少地方,人们在粮食紧缺的年代里都会到山上收集苦栗,再将其制成豆腐,或晒干,当作饭菜。

苦栗。图/网络

苦味的果实,在湖南除苦栗之外,另一广泛分布的则是莲子。 成熟后的莲心含有大量有机碱,没有去芯的莲子因而有着苦味。

花石镇湘莲万亩荷花盛开,大群白鹭天空翱翔,丹霞地貌的十八罗汉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图/卢七星

湖南的莲子中,以湘潭县产最为著名。 该县白石铺、花石、锦石一带,出产的莲子,叫做“寸三莲”,三个莲子排在一起,正好是一寸,因此而得名。

花石镇著名的手工白莲,又称寸三莲,为莲中极品。图为磨皮白莲。图/卢七星

“寸三莲”经过蒸煮,加放上等白冰糖,制成“冰糖莲子羹汤”,肉色乳白,清甜可口,落口消溶,成为湘中地区办酒席的一道名菜。

“冰糖莲子羹汤”,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压、健脾胃、补脑安神、补精益气、润肺清心、清热解火、除烦利尿的功效,与大鱼大肉相互补充,平添了宴席的乐趣。莲心可以做成莲心茶,除了茶类饮品那种普遍的清苦之外, 莲心茶别有一种独特的苦味,那种苦,经由舌根,直指人心。

冰糖银耳莲子羹汤。图/网络

龙山县的百合也一番苦味。 据龙山县百合产业办介绍,全县以石牌镇为中心的数个乡镇,共种植有8.5万亩百合。其品种为卷丹百合。

这种百合在全国的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食用其根部肉质鳞叶。

里耶的大山上的一株野生的百合花。图/卢七星

卷丹百合的特点是必须一年内采挖,否则会腐烂。每年7月中旬,龙山百合进入采收、销售旺季,至8、9月,每天有200吨新鲜百合从这里运送出去。其中有一部分被销售至长沙。

百合吃起来有苦味,是因为含有多种生物碱。 这种苦味的食材被人们或清炒、凉拌,或是炖煮,成为夏日的一道菜肴。

新鲜食用的百合越大越好,最大的有七两一个,新鲜食用 百合主要销上海广东等地。图/卢七星

苦粮:葛王有上百斤,最大的有几百斤

与苦瓜、莲子相比,苦荞提供的是粮食,甚至是赈荒救命的口粮。 苦荞开白花,只要80天就能收,一年可以种两季,苦荞麦在午夜开花,因而也被称为“子夜花”,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苦荞,学名鞑靼荞麦。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

苦荞。图/网络

像它一样的,还有葛根。 挖野葛曾是湘西吉首等地乡村一道景观。每年夏末农闲之时,人们带上锄头和柴刀,到深山老林,很多时候要攀爬悬崖峭壁,用锄头勾着悬崖边的树木爬上去,爬到半山腰,开始在陡峭的山坡寻找葛藤。

挖葛是为了葛粉。有一类像山芋,又粗又短,中间粗大,极小的根都富含淀粉,味道苦,称为粉葛。新鲜葛根挖回家后要洗刷干净,含粉量高的葛根在石头上捶扁,反复打碎,直到葛浆渗出,放入水中清洗,将汁水用筛浆法筛入缸里。沉淀出淀粉,做成葛饼后,先风干一部分水分,再用纱布或者纸包裹悬挂风干,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才是上好的葛粉。

葛根粉。图/网络

苦饮:苦酒是为了苦待丈夫归来

苦味不只出现在我们的蔬、果、粮里,同样在饮品里也有苦味。 尽管日常的茶叶多为苦味,但在江华,还是有茶特意打出了苦茶的旗号。江华苦茶为典型的苦茶,夏茶鲜叶多酚类含量高达40%,因而比一般的茶叶更具苦味。

在茶叶之外,苦味饮品还有苦瓜酒。在湘西、湘北等地,这是一种酿造很特别的酒,讲究“瓜在瓶里,瓶在架上”,把酒瓶子固定在苦瓜架上,让苦瓜在酒瓶内长大。苦瓜在瓶子里长成果皮呈青绿色后,再把度数较高的白酒灌进瓶里,浸泡近两个月即成。当瓶内的苦瓜条变成黄色浸渍状,酒液有混浊感时就可饮用了,品尝时会有味苦爽口之感。

苦瓜。图/网络

在湘西南的通道,也有一种苦味的酒。当地人们每年都会用蒸糯米拌上民间秘方酒曲,发酵数天,再配入山泉水,就制成酒精度十余度的酒,喝起来苦中带甜。苦酒这一说法的另一来源是,当地曾有一对夫妇,女的名苦娘,为等着丈夫回来,每年都要蒸一坛水酒。但至死也未等到丈夫归来,人们随后发现苦娘为丈夫酿的数十坛酒,称之为苦酒。

苦酒。图/网络

初酿的苦酒,色泽乳白,黏稠带丝,甜而略带苦味。最为上品者,为九月初九酿制的苦酒,叫重阳酒,可放至过年时饮用,故又称老酒。那时色泽透亮,倒出时带有丝状,劲力较足,苦味较浓。这种酒度数低,适用大量饮用,夏饮可解渴,冬饮可祛寒,是侗家待客的上等饮料,有“到侗乡没有喝苦酒,等于没有到侗家”的说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苦酒后劲大,一旦过量则醉而难醒,甚至一醉数天。

苦药:“良药苦口”

关于苦,最直观的体味莫过于“良药苦口”。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有以药入菜的药膳习俗。在湖南,如安仁的草药炖猪脚、醴陵的路边荆炒子鸡等。在药食同源的传统观念下,湖南人拥有大量的药性食材。

安仁草药炖猪脚。图/金林

据统计,岭南地区药用资源共约4500种以上,占全国药用资源的36%,其中植物类约4000种。 而湘东和湘西的高大山脉堪称湖南的东西两墙,同处于适宜草药生长的纬度,形成了庞大的药库。

比如,罗霄山脉下的平江出产白术已有400年源渊,整个山脉有2000多植物物种,其中中药材资源1800多种。相较而言,湘西山区地域更广,草药资源有过之无不及。

罗霄山脉下的平江。图/网络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全省有野生药材1624种,蕴藏量达1.5万吨。据有关部门统计,一直以来,湖南中药材资源居于全国第二位,是药材大省。其中,历代本草记载:

“杜仲产湖广,湖南者良”、“猪苓、白蔹生衡山山谷”、“女贞生武陵山谷”、“白术瘦而黄者是幕阜山所出”。

白术。图/网络

而至清中期,湘潭则已成为全国性的药材交易中心。当地领有官帖的药材行已满10家,“各省药商莫不辐辏湘潭,各取所需”,一时有“药不到湘潭不齐,药不到湘潭不灵”之说。湘潭的药业江湖地位得以牢固奠立。到1849年,药材购销银两“岁可达八百万”,药业成为湘潭的重要经济支柱。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 邹伯科

摄影 卢七星

编辑 唐兵兵 杨怡 杨媛(实习生)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